【細菌感染】女子過度用棉花棒清耳垢 驚見耳道長滿黴菌流膿液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0/06/21 16:10

分享:

分享:

台灣一名婦人平日習慣以棉花棒清耳垢,耳道內竟長滿白色如雪花狀般的黴菌,甚至有膿液流出。

不少人習慣用棉花棒挖耳,但原來不當使用,後果可以很嚴重。台灣一名女子日前出現耳痛情形,自行買成藥治理後,不但沒有改善,反而愈來愈惡化。其後她在醫生協助下做內窺鏡檢查,驚覺耳道內長滿白色如雪花狀般的黴菌,甚至還有膿液流出。經醫生了解後,成因原來與女子平時清理耳垢的方式有關。

綜合台灣媒體報道,耳鼻喉科醫生李瑞文近日分享兩宗病例,其中一宗是一名56歲婦人,在今年3月中出現咳嗽、耳痛情形,更流出分泌物。婦人隨後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及藥水,但情形沒有改善,反而開始耳鳴、聽力變差,才前往求醫。

婦人平日習慣以棉花棒清耳垢,李瑞文為她做檢查後,發現她的外耳道佈滿密密麻麻白點狀的黴菌,經移除菌絲後,耳道深處還有黏稠膿液,而左耳耳膜內更因感染,出現一處微小破洞。經醫生處方抗生素藥物,並使用藥膏後,兩個月已康復。

耳垢愈推愈入可致聽力受損

屯門醫院耳鼻喉科副顧問醫生黃霆嘉曾表示,耳垢有助抑制細菌生長及保護耳道,一般可隨皮膚新陳代謝慢慢退出外耳道,毋須特別清潔:

如果以棉花棒或電動清耳機、螺旋掏耳機等挖耳,或弄巧成拙令耳垢推得更入。

她解釋,耳垢推入後會阻塞耳道,引致中度聽力受損。部分人耳垢較多,排出能力較差,或令耳垢堆積成耳垢塞,造成持續性耳塞、耳痛甚至聽力下降。

黃霆嘉稱,如有需要可使用耳垢軟化劑或潔耳液,把耳垢沖走,但強調必需依照指引正確使用;而坊間以耳燭方式去清耳垢,亦暫未有證據顯示有效,反或因熱氣燙傷耳道令耳膜穿孔,不建議使用。

正確處理耳垢的方法

  • 正常情況下,不用特別清理耳垢,如有需要,可使用耳垢軟化劑或潔耳液,但必須依照指引使用。
  • 不應以棉花棒或耳挖棒清潔耳道,以免把耳垢愈推愈入。
  • 游泳或洗頭後,如有外耳道積水,可按摩耳屏,把積水擠到耳道口,再以乾布吸掉。
  • 如耳道痕癢,可按摩耳屏止癢,如耳道長期痕癢,應該求醫以檢查是否有發炎情況。
  • 坊間以耳燭方式清耳垢,暫未有證據顯示有效,惟耳燭於耳道內產生的熱氣或會燙傷耳道,令耳膜穿孔。

立即下載hket App,掌握「全球疫情實時動態」、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:http://bit.ly/2V94aIF
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立即查看:http://bit.ly/2UJP4dx

訂閱Telegram最新🍴✈️🎁優惠及送禮情報:http://bit.ly/3bebLM2

責任編輯:羅嘉欣